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发文化自信力量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最本质的作用力。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悠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斗转星移、亘古流传所积淀形成。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开始有了新生命力。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去糟粕、取精华,从为封建王臣贵族服务,转向为人民利益的表达,社会风向有了质的转变。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结合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被传承下来。同时,在相应时代条件下,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强大的新生命力。毛泽东从中国具体实践出发重新认识了中华文化,他指出:“忠就是要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对中华传统文化作了许多重新阐释,比如“道义”概念,道义就是“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从近代开始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卑走了出来,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理性判断与文化使命的担当,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革命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阶段形成的中华民族最具独特标识的思想理论,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革命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再造与升华,如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从“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从“知行合一”到“实事求是”,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马列”,在纷繁复杂的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历史中通过文化自省,不断在文化发展进程中调试自己的方位,形成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相适应的、独具民族品格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闪耀时代光芒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科学理性精神等凸显时代特征。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理论的指导。40多年改革开放使那种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推陈岀新的文化理念深深扎根于个人、家庭、社会之中,民间舆情对“挑战与机遇并存”达成共识。邓小平曾指出“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时说:“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改革开放实践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奋进意识,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开放品格。民主法治精神是建立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之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推动,其体现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是民主法治精神的内核。科学理性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中的不唯书不唯上,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当前,全社会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崇尚科学的氛围蔚然成风。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还要抵制为了迎合时代,脱离时代现状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强拉硬合”,防止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不断融合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种多样价值追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现代表达形式。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有机结合体,更好地构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系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胡晓霞

精彩推荐:

讲好历史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新中国70年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