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

白癜风是什么样 http://m.39.net/pf/a_4530121.html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三统一”和“协商民主”基础上,结合党一百多年来探索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通过长期探索、实践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历了一个从理念提出到内涵拓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过程。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长宁区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揭示了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属性。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全过程民主”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全过程民主”中加入了“人民”二字,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表述。同年10月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和优势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程序和实质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看,“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看,“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从民主评价标准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之中。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总则,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和生动实践纳入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渠道。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科学内涵

从词源释义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全”强调的是人民民主的全覆盖,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的人民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全体人民当家作主,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具有最广泛的民主主体性。二是民主内容的全面性。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拥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权利也在不断丰富拓展。三是民主形式的多样性。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基层群众自治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民主形式。四是民主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载体,并按照全过程的要求形成制度体系。这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法律制度,选举、协商、决策、监督等具体制度机制,具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等。总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强调民主主体更加广泛,民主实现形式更加多样,民主权利内容更加丰富,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过程性是民主的内在要求,是政治理念、制度规范和政治行为的遵循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涵盖了民主过程的全要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整的要素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二是涵盖了民主过程的全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环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民主链条。三是涵盖了民主过程的全领域。民主的真实性需要通过民主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强调要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保障,更强调人民要有完整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遵循人民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切”和“各种”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利益,而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坚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心词,“全”“过程”“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条件和要求。评价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不仅仅在于民主权利的完备性或民主形式的多样性。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民主解决人民提出的问题,从而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价值功能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道路的原创性贡献,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回答了“历史周期率”之问。早在年,毛泽东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循环往复的历史周期率。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民主不能是非全过程式的,不能局限于在投票选举环节,不能认为“竞争性选举”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更不能作为“普世标准”的民主模式强加给他国。针对只有选举没有治理非全过程的民主,在人民民主前面加上“全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没有简单照搬他国民主模式,而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具有鲜明的广泛性、真实性,是行得通、很管用。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注:本文系年度武汉体育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董亚平(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编:王舒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9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