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经典与解释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m.39.net/disease/a_5972056.html
  10月9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经典与解释”系列学术讲座第三讲在北校区举行。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韩立新主讲,他以“作为‘中间环节’的费尔巴哈”为主题,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进行导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主持,校(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讲座。讲座开始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文史教研部主任李文堂会见了韩立新教授。   讲座中,韩立新教授通过分析“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中脱出的过程”“马克思‘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简介之间的对立’”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缺失的一环’”三个部分,勾勒出马克思恩格斯与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关联,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思想,引导青年教师们更深入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魅力。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韩立新教授与现场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青年教师们一致认为,韩立新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文献翔实、寓理于图、学术视野宏阔深刻,为大家研读经典著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和方法论指导。作为一名长期研习并讲授《费尔巴哈论》的年轻老师,哲学教研部教授焦佩锋对此次讲座感受很深,他认为,韩立新教授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置于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谱系中来定位和阐释,特别是阐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所揭示的类与个体矛盾问题的进一步批判,学术见解深刻,思想史味道浓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巍认为,韩立新教授将文本解读、思想阐释与现实意义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带我们走进马克思恩格斯丰富而深邃的思想世界,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演变的过程和逻辑,进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思想的孤岛,而是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超越中实现了哲学变革,达成“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韩立新教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阐述让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谢天深受启发,他说,“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思想史上发动革命,成为思想巨人,一方面源于他在德国古典哲学这片丰沃原地上充分汲取营养,另一方面源于他不迷信权威,锐意进取,保持着批判意识和热情。”   陈曙光在总结中指出,韩立新教授的讲座逻辑分明、深刻生动,带我们领略了西方哲学思想史的魅力、马克思哲学的魅力和文本研究的魅力,对青年教师阅读经典以及进一步学哲学用哲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责编:吴雨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8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