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键词释义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713468.html1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12、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13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是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14、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15、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唯一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16、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7、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实践的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实践的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18、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为: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0、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上一篇文章: 马克笔教程这么可爱的草莓小甜心你确定 下一篇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了哪些基本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