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局进入第二阶段西方准参战,已濒临三
俄军从基辅撤军后,俄乌战争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军事上基本是俄乌对抗,西方的回应以经济制裁为主。结果是,在军事线上,俄罗斯长驱直入,尽管也有伤亡,但一路凯歌,直杀基辅。
经济线上的战斗更精彩。以中国为首的非西方国家拒绝参与制裁,提供了基本保障,加上俄罗斯自身条件也的确硬,是世界第一能源出口大户,所以普京才能够祭出“卢布结算令”大杀招,一举击溃西方的制裁,卢布也很快实现V型反弹,回归到制裁前的水平。
这让西方恼羞成怒,在声称强化制裁的同时,开始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甚至加深了对战争的直接参与度,结果就是,俄军进攻基辅受阻,撤军调整。使得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华尔街日报》称,俄罗斯最初试图夺取基辅和乌克兰北部其他城市的行动之所以在3月底失败,由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提供的轻型便携式导弹,如“标枪”和NLAW反坦克导弹,以及土耳其TB-2武装无人机,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着军援的加大和参战的程度的加深,战争的双方已经由俄乌对抗,发展成准俄西对抗、准俄美对抗、准俄北对抗。西方、美国、北约,已经成为准参战方,这是第二阶段最大的变化和最大特征。
11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旨在结束美国主宰世界的行为。尽管俄罗斯此次行动一直有双重目标,一方面是直接针对乌克兰的,譬如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另一方面则是间接针对美西方的,普京在第二、第三次电视讲话中也指出了这一点,其中他将美西方斥责为“谎言帝国”,但是在外交层面,此前俄方一直更强调对乌克兰的针对,但是,现在却发生重心的转变,拉夫罗夫将行动的目标直指美国。
在第二阶段,西方和俄罗斯都在增加投入,使得战争的对抗程度明显将上升一个级别。当然,西方主要是增加武器援助,提供情报,仗还是由乌克兰人在打,而俄罗斯为应对乌克兰的反扑,必须大力调整和增援。
美国已经通过针对乌克兰的租借法案,可以放开手地大量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这种武器军需租借还是二战时期的做法,这是第二次启用。这说明美国人已经把俄乌冲突当成了二战,也意味着战局必将向二战的级别演化。
9日在基辅“散步谈心”过后,英国首相约翰逊随即宣布了新的军援计划,包括向乌运送辆装甲车和新反舰导弹系统。前一天,英国已宣布价值1亿英镑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其中包括“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枚反坦克导弹和用于精确打击的高科技弹药。
普京临阵换帅,将早前的叙利亚作战名将德沃尔尼科夫,任命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总指挥。这足以见俄方的调整力度之大。
据称,许多从乌克兰北部撤出的俄罗斯“营级战斗群”受到严重打击,无法很快重新部署到顿巴斯前线。五角大楼的一名高级官员称,已经看到有迹象表明,部分俄军部队已经实际被铲除。该官员称,俄罗斯正试图动员大约6万名预备役军人来填补人力的缺口。
美国马克萨尔科技公司卫星图像显示,近日一支长达13公里的俄军车队出现在哈科夫东部。随着俄军在乌东进行大规模突破,一场俄军与西方武器和情报支撑的乌军间的惨烈战斗即将爆发。
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上周与北约部长们会面后也曾表示,顿巴斯之战的规模“会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注意“二战”影子再次出现。在第二阶段,从总的战局态势看,俄军已经由攻暂时转守,从更换总指挥官来看,他们对此前的战况也极其不满,在进行重新调整和部署。
将战场的重心放在乌东,可能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巩固乌东,确保乌东的独立是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现在乌东大部已拿下,现在就是实现完全控制。二是,利用乌东战争有利地形,吸引和歼灭乌军有生力量,为下次的进攻做准备。
与乌克兰北部不同,顿巴斯地区前线的战术形势对俄罗斯更有利。乌克兰和西方军事官员都表示,俄军在这里的补给线更短,当地更集中的行动区也使俄军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中支援。
决定第二阶段战局发展的,将有三个因素。一是,西方援助的武器规模;二是,乌克兰军人的战斗意志;三是,俄罗斯的调整情况,是否意志力更强、战法更合理。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