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是乌克兰最大帮手
约翰逊与泽连斯基,基辅市中心散步。
因此次乌克兰之行,很多媒体,尤其是英国与中国自媒体,都把约翰逊描述成对乌克兰提供最大帮助的西方政要。
但现实绝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英国首相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有为自己转移视线的嫌疑,比如之前的派对门事件(Party-Gate)。
第二:自双重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Skripal)与年在伦敦被俄罗斯间谍下毒后,伦敦将俄罗斯视为对英国安全的最大威胁。
第三:伦敦在坊间有"伦敦格勒"的"美名"。其根源是伦敦在多年前为俄罗斯寡头敞开大门,时任伦敦市长就是今天的英国首相约翰逊。换言之,正因为他,伦敦才能够成为俄罗斯寡头在欧洲的首选。
现如今,全欧洲都在制裁俄罗斯寡头,冻结他们的资产。如果约翰逊还表现出前伦敦市长的立场,人们也会把矛头指向他。
第四:约翰逊与俄罗斯寡头们的"非常关系"。其中有一位俄罗斯寡头之子甚至在首相约翰逊的强力支持下被任命为男爵和上议院议员。他的正式头衔叫"泰晤士河畔伦敦区汉普顿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的列别杰夫男爵"("BaronLebedevofHamptonintheLondonBoroughofRichmonduponThamesandofSiberiaintheRussianFederation")。
EvgenyLebedev与时任伦敦市长约翰逊。他父亲AlexanderLebedev曾经是克格勃间谍(普京的同事)。
据媒体称,他们相识已久。当约翰逊还是伦敦市长时,Lebedev出资支持过他。当约翰逊竞选英国首相时,Lebedev也出资支持他。是否出于回报,约翰逊给予Lebedev终生制男爵头衔?
基于约翰逊多年来与俄罗斯在伦敦寡头的亲密关系,他只能摆出坚定挺乌克兰立场。否则,人们就会怀疑,他是否受寡头朋友们的影响?更进一步说,约翰逊的寡头朋友是否也间接影响了英国对俄政策?尤其是英国在野党会质问约翰逊。
第五: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约翰逊扮演乌克兰最大帮手的角色"的评论。
作者认为,约翰逊此次基辅之行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乌克兰的最大帮手。
1.)接收难民数量
迄今为止,德国接收的乌克兰难民是英国的七倍。英国是唯一一个要求乌克兰难民提供签证的欧洲国家。自战争爆发至今,英国只接收了大约四万乌克兰难民。德国是超过30万,波兰甚至超过两百万。
基于英国移民(脱欧)现有政策,它也不可能对乌克兰难民敞开大门。
2.)关于武器援助
假如以国家GDP一级军事开支比例而言,爱沙尼亚是乌克兰最大帮手。爱沙尼亚GDP大约亿美金、国防开支约6.5亿美金,但赠送乌克兰价值高达2.2亿美金的军事装备,是爱沙尼亚全年国防开支的三分之一。
英国GDP高达2.7万亿美金,每年国防开支约亿美金,按照爱沙尼亚的赠送比例,英国应该提供乌克兰价值两百亿美金的军事装备。但实际情况则很少。
3.)关于资金援助
自年起,德国给予乌克兰大约15亿欧元的经济援助。昨天刚结束的募捐活动,欧盟拿出10亿,德国单独再提供乌克兰4.25亿欧元的经济援助。试问,英国给了多少?无论是人均比例还是总额,英国给予乌克兰的援助远低于德国。
这也展示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和英国约翰逊的最大区别。朔尔茨低调,自己做不到的就不会承诺。约翰逊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也善于表现自己。因此,公众对约翰逊的印象明显超过德国总理朔尔茨。
不可否认,即便以上信息属实,即便约翰逊的个人表现欲过剩,也无需贬低约翰逊此次的基辅之行的意义。再说了,作为联合国无常之一,英国也具备国际影响力。约翰逊的鲜明立场也有利于乌克兰。
因此也不难想象,为何乌方对约翰逊赞不绝口。乌方希望有更多西方大国领袖能访问乌克兰。虽然这种访问有浓厚的象征性,但在当下非常时刻,这类象征性之行也是有必要的。
前法国总统奥兰德就公开建议马克龙,应该在此时此刻访问乌克兰。在第一轮法国选举后,马克龙胜出,两周后,即4月24号定胜负。我估计,马克龙在今后两周内大概率也会访问基辅,与泽连斯基会面。
德国也有很多呼吁声,要求德国总理访问乌克兰。比如《明镜》也发文呼吁。
总而言之,约翰逊的基辅之行是有意义的,但也不要高估,更不要将他塑造成对乌克兰提供最大帮助的西方政要。
泽连斯基今天还表示,乌克兰的命运取决于美国的军事援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