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No11瓦尔登湖

每日一书

-DAILYBOOK-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的作者。

 年7月12日出生在波士顿附近超验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

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成《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发挥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记录了他于至年在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

  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晷》(Dial)写稿,其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

  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自耕自足两年有余。他于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Walden)

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他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注:梭罗的诗选作品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其中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会自然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章节内容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大致描写了梭罗的美好生活。

  第一部分(1):总写瓦尔登湖,尤其是开头一句,是对全文的一个重要概括,极富哲理。

  第二部分(2~5):写秋季瓦尔登湖的美丽景色,描述细腻而形象。

  第三部分(6~8):写对瓦尔登湖畔往事的追忆及对其现实处境的担忧。

  第四部分(9):赞美瓦尔登湖的博大与永恒,最后以诗句作为结尾表达作者内心对瓦尔登湖的无限敬仰之情。

作者: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馆藏信息

馆藏图书:《瓦尔登湖》

作者:(美)梭罗

索取号:I.64/

馆藏地点:椒江馆区

遇见·读书·美好

文字来源

豆瓣

编辑

黄胜梅

审核

李丰

出品

台州学院图书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