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从美国回来后态度转变,主动替普京发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的时间后,各方都已经陷入疲软状态,再加上气温越来越低,让战场上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欧洲的情况也十分严峻,为了节约能源,多个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甚至已经有重返燃煤发电时代的迹象。随着俄乌冲突的进行,美国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但欧洲却在为战争的严重后果买单,这也让很多欧洲人民产生了厌战情绪,而结束冲突也成了他们的心愿。除了一直没有解决的能源危机外,还有美国不断吸血造成的“去工业化”困境,前不久,马克龙就开启了他的美国行,一方面,是为了劝和,让美国早日松口,与俄罗斯坐上谈判桌,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拜登答应调整停止那个削减法案,为欧洲企业争取一个公平的交易市场。
从马克龙与拜登的会谈情况来看,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拜登的口头承诺在第二天就遭到了白宫新闻秘书的否认,而拜登提出的和谈条件,也是俄罗斯完全不能接受的。可以说,马克龙的这一次访问,除了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外,基本上什么目的都没有达成。所以,从美国回来后,马克龙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如果普京愿意进行和谈,那么西方也要考虑俄罗斯在乎的安全问题。简单来说,俄罗斯当初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就是认为北约东扩,对其造成了威胁,如果西方想要与俄罗斯进行和谈,那么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事情。毫无疑问,马克龙的想法非常理性,也是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上来考虑,西方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必定会对俄乌谈判起到积极作用。
那么,马克龙为什么会主动替普京发声,或许是准备妥协了?要知道,欧洲是俄乌冲突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原本欧洲每天过着富裕的生活,但现在却要在取暖和吃饭中做选择,这种情况转变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在某些角度来看,马克龙或者说欧洲,想让冲突结束的心情,甚至比乌克兰还要急切,这也是在呼吁其他欧盟成员国,应该提前为和谈做准备。如果想要俄罗斯答应和谈,那么西方必须要拿出诚意,让俄罗斯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早日结束战争。其实,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俄罗斯的诉求,欧洲国家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马克龙作为冲突爆发后,首个做出这种表态的欧洲领导人,在某种角度上,也算是一种妥协。
当然,这也是欧洲发现自己仅仅只是美国手中的一枚棋子后,做出了改变,用俄罗斯在乎的安全保障,来换取这场战争的结束,这或许也是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在如今这种紧张局势下,马克龙的呼吁将是推动俄乌和谈的有效助力。而美欧之间看似牢固的关系,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产生更大的裂痕。(螺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