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了远路的人,身上都有这3个特征
程小亦来源|程小亦(chengxiaoyi)01存好心:多为他人着想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医院送餐,因为雨下得太大,不小心滑倒在地,弄倒了外卖,脚上也受了伤。拖着医院后,他一边连连道歉,一边主动提出要赔付快餐费用。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点餐的医生在看到他全身湿透的样子后,不仅对他弄洒外卖这件事没有一句责备,还为他免费清理包扎了脚上的伤口,告别时,也不忘一直交代他,骑车要注意安全,别太赶。这不是什么大新闻,但我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有种温暖的感觉。两位主人公素不相识,却因为彼此都能设身处地地想他人之所想,才把一件原本有可能引发纠纷的事转化成如此暖心的结局。生活中,经常听有人感慨,觉得与人相处太累太麻烦。其实有时候,很多矛盾和纠结,往往是因为自己计较得太多,不愿退让,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凡事想到自己,是人的本能。但真正聪明的人会把别人放在心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支持以及更多的好人缘。我的同事王明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我搭他的便车下班,在路经一个小巷口时,被一辆满载货物的三轮车刮到了,刮痕也很明显。看得出来,当时的那位三轮车师傅有点慌了,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可王明在查看完车况完后,却只是笑摆了摆手,朝老师傅说了句“没事”,就直接把车开走了。当时我还有些不解,明明责任在对方,为何不找寻求赔偿。“下车时,我看见老师傅穿了一很旧的鞋,想过去,他的生活应该不容易,我要找他赔的话,可能得让他好几天的辛苦都白费了。”王明如此回复道。这番话,让我瞬间对眼前的他肃然起敬。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他能处处备受尊重和认可。马克·吐温有句名言: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为人着想,于人是一份善意,于已亦是一种修养。当你不再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懂得多理解和体谅他人之时,你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宽。02说好话:多说赞美的话《荀子·非十二子》中写道:“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人际交往中,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懂得恰到好处的说话,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同学小丽一直自诩是个直性子,说话总是直来直往。每次大家在同学群里聊点什么话题,都她要动辄批评几句,以至到现在,只要她开口说话,就很容易陷入冷场中。上周末,她忽然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