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邀请,只对马克龙一人发出,同日来华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迎来了新一轮外交热潮,多个国家的政要争相访问中国。在欧盟方面,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率先前来,随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相继访华。但是中方对待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访华的用词却有明显的区别。那么,为什么中方对待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态度不同?这是否释放了一些信号?
据环球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于4月4日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法方表示,马克龙此次访华是为了加强法中两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联系,同时争取中国的帮助,尽快结束俄乌冲突。
马克龙在宣布访华行程时表示,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与他一同前往中国。随后,中国外交部正式宣布,应中方邀请,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访问中国,而冯德莱恩也将于同日抵达。
然而,根据中方的官方声明,可以看出中方对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访华的态度有明显的区别。中方只向马克龙一人发出了最高级别的邀请,而冯德莱恩只是“经过中欧双方商定”后访问中国。显然,中方对马克龙的邀请更为重视。
可以说,冯德莱恩是自行决定跟随马克龙来访华。中方考虑到外交礼仪和大国形象,并没有拒绝冯德莱恩的请求。不过,这也反映了中方对马克龙的态度与对待冯德莱恩的不同,对两人的期望也有所不同。
那么,为什么中方对两人的态度不同呢?从冯德莱恩的言行可以看出端倪。在访华之前,冯德莱恩就对中欧关系发表了“原则性讲话”,表示欧盟需要保持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联系,但中欧关系“不平衡”。她还表示,欧盟需要“重置”这种平衡,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对待中国。冯德莱恩还称,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也发生了改变,欧洲需要重新评估《中欧投资协定》,推动“广泛对华战略”。
冯德莱恩此前的讲话被西方媒体广泛解读为暗示欧盟将退出《中欧投资协议》。这份协议是中欧双方经过长时间谈判达成的成果,对重启中欧关系至关重要。它将促进中欧市场需求的互补,推动中欧经贸关系进一步提升。然而,冯德莱恩在访华前的表态,让中欧关系再度面临变数。
实际上,冯德莱恩在访问美国时曾表示,欧盟将继续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限制欧洲企业与中国的合作,以“遏制战略对手”的实力。对此,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非常不满,指出这完全是冯德莱恩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欧盟的立场。他强调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必须经过与他本人协商。
可以看出,冯德莱恩的举动是在响应美国的“遏华战略”。米歇尔对此非常不满,因为冯德莱恩试图让欧盟紧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进行打压。冯德莱恩暗示欧盟可能退出《中欧投资协议》,也是为了阻挠中欧合作。
欧盟内部已经有很多人对冯德莱恩发表的言论提出质疑,认为她更像是美国官员,而不是欧盟政要。从冯德莱恩的个人情况看,她的丈夫和七个孩子都生活在美国,且都是美国国籍。虽然冯德莱恩是德国人,但她也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冯德莱恩是一个“裸官”,实质上是美国在欧盟内部的“代理人”。
冯德莱恩跟马克龙一起访华,意图显然不善。有人甚至从某种角度认为,她跟随马克龙来中国,颇有“监视”的意味。马克龙在宣布访华时表示,他和冯德莱恩一起来到中国,将发出“统一的声音”。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番话颇值得玩味。
因此,中国对于这种来者不善的人,自然不会客气,对冯德莱恩进行冷落。中国没有对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发出邀请。不知道,身为美国“代理人”的冯德莱恩是否明白这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