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正确姿势,你达到什么段位了快来看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说起历史,相信每个国人多少都会了解一点的,因为这是由我们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基因所决定的。古代学子们科举考试都要读“四书五经”,造成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都格外重视文史的传统,历朝历代之事信手拈来。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是几千年来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奇迹,这更加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那么,你知道读史的三个境界分别是什么吗?也请大家对号入座一下自己是处于哪个“段位”,以此更好的向上进取。一、初级:了解基本史实基本史实是研究一切历史的基础,就像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地基。作为非专业科班出身的群众,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多是从中学课堂上时学来的,只不过课本上也只讲了一个梗概,没有详细叙述。古人了解历史的途径比较狭窄,除了研读史书典籍外,多半是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稍识些字的也可看小说、传奇和各种“演义”,富贵人家有条件的可看根据其改编而成的戏曲。今天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传播手段不断进步,除了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外,还有影视剧,纪录片等,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和自媒体也异军突起,更加促进了文化信息传播的便利。我们想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可以说是随手可得,具体的大概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多少朝代,每个朝代主要发生过哪些大事等一些历史常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以把其当作听故事一般,有些明知没有经过考证和戏说,就不用太较真了,当然,如果能从中悟到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就更好了。二、中级:产生内部逻辑思考在我们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心较为浮躁,系统的学习某门知识并融会贯通,拿本书坐下来静静地看便显得尤为可贵。学习历史更是如此,在知道了基本史实的同时,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见解,知道各种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如思维导图般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历史框架,这时就已经达到“白银”段位了。假若能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贯穿于历史的各个时期,便可晋级为“黄金”段位。至此,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在普通大众中就已属凤毛麟角了,甚至可与普通科班专业出身的相媲美了。三、高级:历史哲学“天人合一”历史和历史学不同,历史是泛指一切已经发生了的、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历史学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是一门社会科学,二者既相互联系,在本质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在历史学专业出身的人看来,学历史的没必要拘泥于小节,历史读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甚至人类文明各个形态,形成个人独特的历史观从而引发哲学式思考,这才是读史的意义,才能学会真正的大智慧。这是超脱了现实、比较抽象化的一个概念。我国著名的近代史研究学者陈旭麓老先生曾认为,迄今为止,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寥寥无几,能把历史学到这种程度,与哲学高度结合的人,古代有孔、孟、老、庄,近现代以来除了明清那些大儒还没有一个,如千百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有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方先哲如马克思在他的各种著作中都散发着他的思想,现在高校思政课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便是他在经过了深深的思考后所得的结果。古往今来,能把文史哲相结合学到如此程度的,实为先哲,他们做到了思想和精神上真正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可以说是历史学界的“钻石”或“最强王者”段位了。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了,小编认为在我们这个重视文史传统的国家里,不管喜不喜欢历史,对它多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如钱穆在《国史大纲》重所说的那样,自认为在本国文化水平线以上者,对本国以往历史应略有所知,尤其对本国传统文化应怀抱着一种温情与敬意。读史其实读的是人性,毕竟,我们的历史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历史,而在时间长河中,尽管我们身边的社会环境一直在变,但唯一没变的就是人性。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的历史成绩达到哪个“段位”了呢?快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上一篇文章: 越没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3件事上装大方 下一篇文章: 这四种人很贵,遇到了要好好珍惜深度好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