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同当代青年谈马克思主义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千禧代”学生已进入高校,他们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媒体时代如何同当代青年谈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一、要用生动的教学形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的论证有必要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立足现实而不是理论。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是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系列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设置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层面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真相的热情。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要多运用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现实作用。教师要善于主导课程节奏,理性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情感因素。理论分析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高校都建有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室模拟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此情此景的时事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8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