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一战成硕,总分第一上岸相信自己,从
白癜风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6.html
上一篇文章: 真正有本事的人,拼的不是努力,而是这三样 下一篇文章: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331437
对考研学子而言,经验贴就像夜晚指引迷船归航的灯塔,当你对专业选择、复习规划、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感到迷惘时,这里都能赋予你灵感和力量~
如今,22北大新传各专业拟录取名单已发布,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今年猫哥班成功上岸北大的学长学姐们的最新经验贴!今天给大家做分享的就是新科北大MJC总分第1状元学姐~
状元说#1:个人情况与择校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某的哲学专业,一战上岸北大MJC,初试第二,复试后总成绩第一。其实高中是理科生,大学已经转了一次专业,从哲学跨考到新传应该算第二次转专业。本科期间我的成绩大概只能算中等,经历也比较匮乏,与新传相关的可能就是大二暑假去了一家公司做了一些关于新媒体运营相关的工作。但我认为在本专业的学习给我最大的益处还是大量的阅读,包括各类文献和专著,另一方面大量的论文写作其实对于论述题这些也比较有益。在确定要跨考新传之后,一开始我的目标是复旦,到三月份之前一直都是在看复旦相关的参考书,我记得是读了《范式与流派》之后,感觉批判学派更符合我的个人兴趣,可能也更能体现我在哲学专业得到锻炼的一些思维素养,而复旦新传的考察并不重视批判学派,于是那之后我就开始考虑换校了,最终选择了北大,而北大考题的灵活和深入,我认为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关于择校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方面当然是个人意愿和能力、地区这些,另一方面也要认真考察各个学校的真题和老师研究方向,看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吻合。状元说#2:整体考研规划与学习时间安排
我去年的情况是大三第二学期还有较多的课,大四第一学期基本没有课程了,我的时间考虑也是基本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专业课复习我大致分成了看书、看论文+做专题、练题+笔记复习几个阶段,看书主要就是基础书目和一些拓展书,我是从一月份到三月的寒假期间集中看了一些基础书(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打算考的是复旦所以有的书其实也没看全),然后四月返校以后到六月由于时间原因,就只零零散散看了一些拓展书目,然后到七八月份还在每天抽空看一些书。看论文+做专题是从七月开始,这个过程的话首先需要大量的论文输入,我先是读了北大老师的论文,然后也根据一些论文包和专题重点搜索了一些论文,前后大概读了两三百篇论文。这个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一开始可能每天读两三篇就要花四五个小时,加上做笔记耗时会很长,但后来逐渐积累的话就相对快了,而且到后期看论文基本就是扫一遍,看有没有什么自己需要的案例,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仔细精读。最后练习题目是从九月开始,十月开始计时,十一月开始做整套卷子。最后保证写完很重要。复习笔记的话其实不用太着急,但是对自己做的专题笔记应该是做完以后就要开始滚动复习(熟读即可),不然练题的时候也会无话可说。最后十一月开始集中复习笔记就可以了。公共课因为我英语和政治基础都不差,所以开始的比较晚,这个我建议还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分配时间。英语我是五六月份在学校的时候就做了一些题,然后暑假每天一套一直滚动到考前,政治是暑假刷了两千题,真正开始每天花时间复习是十月份。每天的计划这方面我不建议制定的太细,可以大致写一下每天要做什么,但时间点的话我就比较弹性,可能只会分到上午复习政治英语、下午复习专业课这样。因为除非是自律性非常高,不然会很难完成,而且制定计划也比较浪费时间。我的习惯是制定一个比较粗略的计划,然后每天有时间的话可以复盘一下自己复习结果。我是起太早会非常犯困的那种,基本到十月都是九点钟左右起床,然后学到大概晚上一点左右,十二月开始慢慢调整到八点前起床。我觉得没有必要追求早起,早起然后一整个上午昏昏欲睡也没必要。按自己的情况来就可以了。状元说#3:公共课备考
公共课我最后是英语二93分/政治77分,英语选择题没有扣分(当时因为赶着复习专业课还提前半个小时交卷了……),政治选择题应该是扣了6分。#英语:因为我英语和政治的基础都不错,所以开始复习得也比较晚,英语我大二就过了六级(+),因为之前准备出国所以还考了雅思(7.5),所以考研英语备考其实不太费劲,大概就是先做题找手感,然后暑假查缺补漏地复习了一些单词和句型。具体的时间规划大概是:六月之前粗略地做了一遍英语一的真题(年到近年的都做了,这里我建议考英二也一定要做英一的题目,真题的思路是一样的);七月到八月做第二遍英语一真题(不做翻译和作文),然后看单词书(这个随便找一本考研英语单词书就可以,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培养语感,具体背词语含义这个作用不大)、长难句书(这个我是看了田静的句句真研,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听一下相关的课,分析长难句的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九月开始做英语二真题,后面一直到十二月就是不断滚动做,到后期可能频率稍微下降一点,两天做一套真题这样;十月开始练翻译,虽然考的是英语二,但是一开始为了找手感我也都是找英语一的翻译题做,而且不要只翻译题目的那几句话,可以两天翻译一篇真题的全文这样,对迅速提高翻译水平非常有好处。做完英一的真题以后再看英二就比较简单了,后来我就没太管翻译了。作文的话没有什么捷径,看你想到什么水平,我觉得如果英二目标是87+的话,从十月开始就要读作文书的范文(市面上我觉得王江涛那本用烂了的英语作文就足够了),不能想着考前背个模版糊弄过去,其实到十二月你也很难有时间分出来背作文了,所以开始一定要趁早。我的方法就是多读范文,十月开始抽时间每天大概十五分钟读四五篇范文,然后读过的反复读,这样就算不背后来语感也会很好,后期再写作文也会比较容易,一些句型会自动在脑海里跳出来。十一月的时候我每周会抽空写一篇练练手(想拿高分的话我建议还是至少练个三四篇,自己动手写)。这样到十二月我总结了一个自己的作文模版和单词/句型,大概几张B5纸的样子,考前就背这几张纸就可以了。#政治:政治其实我的复习还是走了一些弯路,我是没有听课暑假就直接做了两遍一千题(当然结果也比较凄惨,一页题能对一半就不错了),其实后来开始背知识点我才发现有的题目背知识点的效率要比刷题高很多。所以我建议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要先背一遍知识点,就腿姐或者徐涛的知识点手册就可以,提前翻一遍再做一千题的效果会好很多。我是肖老师、腿姐、徐涛的题目都买了,然后九月把腿姐和徐涛的选择题也刷了一遍,十月就开始看腿姐的背诵手册(提早多看几遍,后面背起来也会更容易)。后期就基本和大家都差不多,听腿姐的带背,然后刷腿姐徐涛的模拟卷和肖四肖八。分析题我是先听了腿姐的分析题课,然后最后也是背了腿姐的考前考点(虽然只背了这个和背诵手册没背肖四也导致有几道大题写错方向了,但最后评分看起来差距并不大。一定要把字写好看然后思路清晰,还有就是一定要多背,保证自己最后能写得出来东西,我是每道大题基本答题卡都写得很满)。状元说#3:专业课备考
#看书和看论文专业课由于我是跨考,所以开始的时间其实还算早,一月份就开始看书了,基础书目的话我主要是看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范式与流派、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十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传播概论、广告学概论、品牌学概论等等,这个阶段我觉得主要是入门,所以也没有太留意做笔记,是到七月份才开始整理笔记,之后就直接背笔记不再翻书了。拓展书目的话因为我本身是哲学专业的原因,所以之前就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目,比如说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爱欲与死亡》、《乡土中国》、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文本盗猎者》、《想象的共同体》、《规训与惩罚》等等,但是这些书本身其实对于专业课备考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也可以不看,本身也比较诘屈聱牙。此外我还看了一些新传的专著,这些书虽然可能不能作为直接的素材库,但对于培养学科思维是很有作用的,比如说《交往在云端》、《对空言说》、《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等等,以及几本新传论文的合集性书目,比如说《传播新视野:危机与转机》、《传播、技术与社会研究读本》等。论文方面我是七月开始读的,然后读了大概半个月以后就开始做相关的笔记和专题。一开始我是每篇论文都整理一个笔记,但后来发现太浪费时间而且也没有必要,就放弃了,直接把主题类似的论文归类到不同文件夹里,或者用印象笔记的tags功能(印象笔记真的很好用,强烈推荐用来做一些备忘录或者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