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是个啥从登勃朗峰看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登峰跟旅游是两码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登勃朗峰》,是一篇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头疼的文章。这篇文章放在“游记”单元,却与本单元的前两篇游记格格不入。前两篇游记,一篇是梁衡的《壶口瀑布》,一篇是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都有明确主题,使游记内容呈现出了一个有机结构。马克·吐温的这篇文章,看起来却是琐碎的记录,至少是不能清晰看到作者的主观思考,仿佛真的就是在记流水账。

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似乎没有关联,前半部分主要写景,后半部分却只盯着一个酒醉的疯狂车夫写。虽然编写教参的专家们努力将这两部分用一个“奇”字联系起来,认为前半部分是写“奇景”,后半部分是写“奇人”,总之都是在写勃朗峰的“奇”。但这种捏合十分生硬,不管是前半部分的写景物,还是后半部分的写人,字里行间根本就没有赞美这个“奇”的意思,倒是充满了调侃的意味。再说了,如果是此文是围绕“奇”来写,开头第一段的絮叨就毫无意义,简直是个累赘。

更离谱的是,此文标题为《登勃朗峰》,但看完全文,也没看见作者登上勃朗峰,如果我们这样写,一定会被老师判个扣题不准,凭什么大作家就可以这样取题目?

还有,都说马克·吐温是个幽默大师,此文的教学重点中,有一个重点就是“欣赏课文的语言,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所谓幽默,应该是有趣的语言背后,有着耐人寻味的意味吧?如果只是语言上搞笑一下,那跟绕舌有什么区别呢?但教参对此文幽默语言的探究引领,却停留于滑稽、发噱、可笑、玩笑,浮于技巧表面,不知道是不是假装不理解马克·吐温式幽默的本质特征。

这并不是在否定教参,不能以点盖面,只是就事论事,教参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的确没有理顺文章的逻辑。

幽默与搞笑也是两码事

看到马克·吐温这个名字,我脑海里立刻跳出他的《竞选州长》。记得是一本发黄的小册子,对少年时代的我产生过巨大冲击,读了小说,只觉得心里空荡荡,后背凉飕飕,第一次认识了人心险恶,也第一次领教了幽默的力量。

马克·吐温的幽默,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夸张与讽刺。《竞选州长》讲了“我”作为一个“名声不错”的人,代表独立党参与竞选,小说主要内容就是罗列竞争对手主导的报纸新闻,这些新闻无中生有地将“我”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最后一幕高潮是,“九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各种不同的肤色,穿着各式各样的破烂衣服,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抱紧我的双腿,管我叫爸爸!”迫使“我”不得不在退出竞选的声明上签下一个很长的名字:“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好人,现在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伪证犯、蒙大那小偷、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赂犯和恶心的讹诈犯马克·吐温”。

当时读过这篇小说后,对美国的政治管理体系产生了很大的恐惧感和厌恶感,但后来进入青年时代,在各种媒体上读到了大量关于美国式民主自由的表述,又觉得美国简直是人间天堂。直到自己做了语文老师,开始深入研究教育,必须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