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笔记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复习笔记:
考研真题笔记:
概念题:实践[燕山大学年研]
答: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的、能动地改变世界的活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包含着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
①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同时,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
②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人化自然[北师大年研]
答:人化自然是指已经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打上主体意志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人化自然是在人类实践和人类社会中历史地发展、动态流变的。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从人类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野蛮时代,到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时代,人化自然的历史发展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日益深化、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强的过程。但是,当今时代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化自然问题。只有深度调整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写于年春的一部著作,又称《费尔巴哈论纲》。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文中指出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揭示了新旧哲学的区别。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现象与本质[中南财大年研;南开大学年研]
答:(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类的本质,即一类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类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它是普遍性、共性,但并非共性都是本质。由于事物的种类是分层次的,本质也是分层次的,根据深浅层次的不同而分为多极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即该事物的各种个性、特殊性、具体性的总和。本质是内容,但现象不一定是形式,内容也不一定都是本质。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①二者相互区别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只能间接地被认识。
②二者也相互依存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它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③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本质变现象只能理解为本质表现为现象;现象变本质应理解为现象表现本质,现象越丰富,表明事物的本质也越深刻。同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3)方法论意义
正确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辨别真象与假象,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要掌握大量的现象,尽可能全面观察;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从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自在世界[南开大学年研;电子科技大学年研]
相关试题: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年研]、人类世界[中南大学年研]
答: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
①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产生以前,客观的自然界就独立地存在并发展着,这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就存在着的先在世界。
②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尚未涉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与深度上都是无限的,人类活动无法涉及全部自然界,尚未涉及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属于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类世界不断向外拓展自在世界的界限,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化自然。实践是探索自在世界的唯一途径。
简答题: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关试题:试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论述题,华中科技大学年研]
答: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这一论断表明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即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简述社会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实践过程中主体客体化(对象化)和客体主体化(非对象化)。[燕山大学年研]
答:人是社会实践的永载者,从人的现实活动中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哲学范畴。主体和客体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
(1)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①主体的概念
a.含义
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是主导者、能动者、主宰者。但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只有经过培养和教育并在进入与客体的关系之后才构成完全的主体。人在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评价主体、审美主体等。
b.基本规定性
人作为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表现为自主性、主观性、创造性、自为性等基本规定性。
c.表现形态
主体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个体形态、集团形态和社会形态。
②客体的概念
a.含义
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受动者、从属者。客体仅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和主体发生联系的那些客观事物。对象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为实践客体、认识客体、评价客体、审美客体等。
b.基本规定性
客体必须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受动性等基本规定性。
c.表现形态
客体主要具有三种不同表现形态: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2)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一对关系范畴,它们只有在相互关联中才会具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定。关联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存在的条件性。主体和客体的分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主体性在根本上就是实践性。主体与客体则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以主体为核心而建立的自觉的对立和统一关系。这种统一的实质即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不同规定性,它们的性质在原则上是刚好相反的。统一体现在:它们在运动中最后必然趋向于相互结合。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内涵。[华中科技大学年研]
答:
(1)主观世界的含义
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物质世界精神活动的总和。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及其所创造的观念成果。
(2)客观世界的含义
“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续表要点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分化。
(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
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
③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又是互相转化的。
篇幅有限,更多内容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曹小值真题笔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