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马克思主义外,你不知道的七大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应该就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爆发后,少数的先进分子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依据,它使中国人找到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思想上、干部上提供条件。
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年初,由胡适发表的《不朽》等文章,在中国逐渐把实用主义传播起来,但是,在哲学上看来,实用主义属于“唯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处于根本对立,进而,并没有推行下去。
基尔特社会主义;同时,还可以叫“行会社会主义”20世纪产于英国的改良主义。五四时期,由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创办,发表《解放与改造》杂志以及《第三种文明》、《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等文章,提倡中国当务之急应该发展实业、兴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显然存在严重的分歧。
无政府主义;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20世纪初被当作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由刘师复发起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晦鸣学社、心社、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在中国对无政府主义进行宣传推行。其思想内容: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强权和国家,幻想通过宣传和暗杀等手段,建立起一个国家。
工读主义;或者又称为“工读互助主义”综合当时流行的俄国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俄国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等思潮,从而形成的。该思想主义就是希望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但是,它的空想性决定了必然失败,最后因经济困难、内部的问题,就烟消云散了。
新村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和美国,属于一种空想社会主义。年3月,《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的周作人发表《日本的新村》一文,详细介绍了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主张脱离旧社会的恶势力圈,另开辟一块小天地,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互助的新村。
合作主义;是英国欧文提倡的,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在“五四”期间,合作主义曾经是被看成最适合改造中国的办法。于是,这才有了上海复旦大学教员和学生们组织发表的周刊社,在年5月,《平民》周刊,就成为了宣传合作主义的主要阵地。不过,最终合作主义的方法还是瓦解了,不适合国情。
平民教育;即:“平民教育”思潮,受美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衍生的新思潮。简单地理解:通过普及教育来改造社会和救国,只可惜平民教育思潮在“五四”时期风靡一时。后来,因不符改良中国的政治,就没有继续推行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