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方法拿下考研政治选择题
如何科学运用解题技巧高效完成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
首先准确定位,确定范围。根据历年试题的分析,命题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是按照大纲学科的顺序依次命制各学科的题目(参考“历年试卷分值及题型规律”)。考生通过认真阅读考题,按照规律确定考查学科及具体知识点。
其次认真审题,找出 。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是 性的。要求考生认真阅读试题的全部内容,找出关键词。准确理解考查的要求,找出 题目要求的选项。
再次快速答题,先易后难。考生在完成单项选择题时要控制好时间,按照考试的要求。16道题目应在20分钟内完成。
仔细检查,确保高分。在应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留部分时间进行 的检查。在检查时要注意几个原则: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 选择;第二、确保不留空白题目;第三、分析答案选项的整体布局。ABCD四个选项的比例较平均,单个选项连续选择一般不超过2个。具体解题技巧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不断积累,做到活学活用,定能保证高效高分。
如何科学运用解题技巧高效完成考研政治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的解题方法与单项选择题有相通也有区别。相通的也是四步骤:首先准确定位,确定范围。其次认真审题,找出 。再次快速答题,先易后难。 仔细检查,确保高分。区别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解题方法上不同。下面列举几种做多选题时经常用到的一些方法,供考生参考。
方法一、比较直选法或称正选法、顺选法
问题直截了当,试题的题干即问题明白,就可以直接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其它选项就不必考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直接性试题,这种试题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多数单项选择题属于这种性质的试题。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对答案非常确定,建议选用直接选择法,这样在保证答题正确率的同时也节省了答题时间。
种情况:比如观点题,经常有两两相对的试题(既四个选项分别两个正确观点,两个错误观点)。
例如:17.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第二种情况:选项明显错误或者不切题意的可以排除掉(既四个选项中有一错误表达)
例如:17.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B项明显错误。
第三种情况:时政题,经常是好话全选(既四个选项全对)
例如:2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是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是到年末,全国仍有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扶贫、 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
A.社保政策兜底B.转移就业C.易地搬迁D.产业扶持
考生认真学习过中央文件,很容易直接选对。
方法二、分析排除法或称逆选法、排谬法
是将错误答案排除的方法。遇到从题干上直接看不出正确答案的试题就需要正选法、逆选法并用。分析排除法是考试中常用的方法,特别是难度较大的试题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种情况:矛盾排除法,通过分析试题,四个选项中存在矛盾表述,我们可以根据题意选出正确选项,排除错误选项。
例如:31.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的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进这件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
A.权力优先于权利B.权力决定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从四个选项中不难看出,AB项的表述CD项存在矛盾。正确的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力服务于权利;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第二种情况:分析排除描述不完全准确或错误的选项。认真阅读试题中四个选项描述是否完整和是否准确。
例如: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顺序性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C选项是干扰项,表述错误。
第三种情况: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选择题的正确选项,不仅表述的内容是否准确,还要与题意相符,也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才能成为应选项。选择题的淘汰项一般有着较大的干扰性,因此考生要有辨别能力,在日常复习中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需要加强理解记忆。
例如:18.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其中C项中描绘了太阳、乌云、群山、大雨、狂风等事物间的意境,没有体现时间的一维性,不符合题意。
方法三、对比懵猜法或称比较法、蒙猜法
这种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借助一定经验和知识基础上的蒙猜也是一种方法。我们建议考生使用对比懵猜法一般是在考试 阶段使用(复查阶段),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使用。我们考试中使用蒙猜法也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切忌盲目的乱猜乱选。对试题的性质不同即是正面出题还是反面出题,其答题的特点不同:比如
正面出题,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正确观点,大多数题目属于正面出题。
(1)凡是备选项是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2)备选项是正确观点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3)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才是正确答案。
反面出题,问的是不正确的错误的观点,属反面出题,题量较少。
(1)凡是备选项是正确观点的,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2)备选项是错误观点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3)备选项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错误观点,才是正确答案。
在使用对比懵猜法答题是考生需要认真对比,确保准确率。根据恩波教育对多年试题研究发现,试题有以下特点:
1、选项的排列和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情况相同顺序的选项连续排列不会超过3个,选项组合分布均匀(两个选项和四个选项平均在3~4个,极少出现更多)。
2、根据学科特点,《原理》的试题答案为两个或三个选项,极少出现四个选项,《毛中特》和《形势与政策》的试题答案,出现四个选项概论 。
3、根据选项组合变化,二个选项的答案试题较简单。而且试题设置的干扰项是两两相对的。例如:2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
A.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考查《毛中特》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题干问的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ABCD都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首先是因为它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AD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
4、根据选项组合的变化,试题答案是三个选项的,考研中数量最多,难度 ,得分率 。往往有两个干扰项,考生应当先确定完全准确的两个选项,在另外两个选项中懵猜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