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骗吃骗喝成为世界名人马克波罗东游只是
马可.波罗,这个世界上著名的旅行家,出生于商人世家,在17岁时随家人沿陆上丝绸之路前往中国,历经三年,于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他在中国游行了17年,访问了中国的多处名胜古迹,后回到威尼斯,在一次海战中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口述了中国的所见所闻,其狱友写下著名的游记——《马克.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游记,在马可.波罗离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而西方的著名学者——莫里斯·科利斯则认为《马克.波罗游记》并没有那么“肤浅”,这本书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让他们明白在大陆彼端还有一个繁华文明,间接的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成书经历
《马可.波罗游记》的撰写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由于威尼斯与热那亚的之间的战争,要武器,按照当时威尼斯的法律,军舰这种东西全靠赞助,毕竟要给有钱人一个花钱途径。马可.波罗这个商户就很有捐款的潜质,当然跑不了,他把自己捐赠的军舰命名为“东方号”,亲自为舰长!
不过后来威尼斯战败,马可.波罗因此被捕入狱,船当然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在狱中,他总是独自一人,开始回忆自己的光辉岁月,然后这种充满故事的表现引起了狱中一名作家——鲁斯狄谦的注意,然后马克就开始“演讲”,向他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作家对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是没有听过的全新故事,就和马克提出建议,要一个整个大的,马克来口述,他来笔录撰写成书,刚好也能打发时间!就这样过了四年,“名扬中外”的《马可.波罗游记》诞生了,并且迅速风靡欧洲。
当时的欧洲没有先进的印刷术,人们都开启了抄阅《马可.波罗游记》的热潮,人们对于书中记载的文明财富都向往不已,甚至引起了“地理大探险”,但是人们对于《马可.波罗游记》有着巨大的怀疑,因为书中所写的地理,文化、史实超出了欧洲人认知的极限,所以他们的态度很简单:真的吗?我不信!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明才是世界之巅,绝对没有比这个还要发达的文明,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所以这本书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荒诞不经的神话。
因此对于马可波罗的质疑就延续到了现在,学术家们展开了激烈争吵,你别说,还都说的都挺有道理!
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
年,德国的学者褔赫伯在一篇报道中表示:这小子就是在骗人,当时中国的文献中根本就没有他的踪影!而年,克雷格.克鲁拉斯在英国《泰晤日报》中发表的文章《马可波罗到达中国没有?》一文提出了几点怀疑:
首先中国文献中没有马克影子,其次作为一个外乡人,对于本土特产应该会印象更深刻,但是游记中根本就没有,印刷术、茶叶啥都没有,都是波斯那边的叫法,小老弟怕不是走错地方了。
但是反方也给出了解释:
反对学者表示文学创作,肯定不会那么写实,多少会进行了夸张等手法,况且这还是作者听了别人口述后写出来的,误差或许确实存在,不过不能因为一些小的“瑕疵”,就将这本书全盘否定!
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这个到现在仍没有盖棺定论,游记记载的时间线确实和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时间线有很大冲突,但一些人名事件却有迹可循,对后世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希望有一天,这个谜团能真正解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