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是个满级人类,为了昔日贫穷好友,
就是照片上的这位姑娘因为发明了一款手电而拿下Google全球科学展最高奖。
第二年,杀入了福布斯“30岁以下改变世界人物”名单,如此才略出众的一位姑娘。
她还发明了一款手电,不需要任何电池,只需要手握住它,就能发出灯光。
有人讲出酸话,跟太阳能没啥区别,这种东西获奖,有啥的。
年轻的安姐听后,讲了个故事。
安的老家是在菲律宾,小时候每年夏天都会跟着妈妈回到乡下。
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好友,玛利亚。
玛利亚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但是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每天,她都要操持家务和照顾弟妹。每当她要开始学习时,天已经黑了,农村又没电,她常常挂科。
如今再说起往昔的玛利亚,小安还是会心疼这位好友。
安姐突发奇想,心想能不能给玛利亚做一个不用电的手电,
安姐的这个想法并没有让她的父母感觉异想天开,因为这一家太怪了。
安姐的家庭很特别,因为她的父母都从事着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安的妈妈从事教育行业,后来成为了画家和雕塑家;安的爸爸读的电影专业,但从事了实验室经理,手握两项医学专利。这样的家族地位传统是不同寻常的。
在母婴圈里,玩电子元件还是头一次见吧。但是小安对这些铁疙瘩爱不释手,玩得不亦乐乎。
5岁的时候,她就用纸皮发明出了可拆卸神奇马车。
6岁那年,用废纸研发了一套桌游,还附带着完整的奖惩规则。
她用老爸不要的破铜烂铁拼凑出一台相机,她开玩笑的说,那玩意用不了,不然就没马斯克什么事了。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很多人都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学的好不如嫁的好,嫁个好老公才是出路。
她的母亲却告诉她,能带给你真正自由的,只有学习!
安把妈妈的话一直铭记于心。
读六年级的时候,她参加了首届科技博览会,把洗衣粉做了成分分析。
后来的几年,她连续参加了10次博览会,都跟可持续能源有关。
不用充电的手电就是她13岁发明的作品。
她手握手电讲玛利亚故事的时候,仿佛是黑暗中紧握朋友的双手,带给她光芒的希望。
全世界都在为安的发明感到崇拜,称她为神童,福布斯说她改变了世界。
安对于自己的行为不以为常,她觉得她的能力只是给世界提供了一点光。
安带着她的发明,回到了菲律宾。
黑暗中,安拿着手电带着玛利亚穿过森林,她对玛利亚说,以后不用怕黑了。兑现了她的承诺!
安年少成名,她应该学习工科,在报考志愿时,她却报了文学专业。
她报考文学专业的理由是,“每个夜晚,电流的微响和齿轮的转动,都让我想起山川回响,星环转动。”
曾经,《宇宙探索编辑部》里老唐那句话: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大学时期,安一边深造文学一边研造新发明。她注意到,同学们抱怨手机没电,于是她就直接发明了“充电马克杯”。只要往杯子里倒热水,热能就会转化成电能,手机就能充电了。这个发明让她轻松拿到了奖学金。
安在上大学前,才拥有了她的第一部手机,一部翻盖的手机。
去掉无用的社交,“闭门造车”,读书静心。
拥有的越少,创造的时间就会越多,这是她的秘籍。
她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参加综艺节目,拿国际大奖,给优衣库当代言人......
她的大学生活比普通人一辈子的生活还要精彩。
她还在续写着她的人生传奇,有的人把一辈子当作一天来过,有的人把一天当作一辈子来过。试问?这不就是天下间所有人在寻找的“人怎么样才能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
3岁玩蛤蟆,6岁摸电路,13岁登福布斯的女人,怎么会走普通的寻常路呢。
她自然有她的道路!
上面这张照片是安毕业后的作品,安不仅工科文科样样通,大学毕业后,她还去纽约市的赫伯特伯格霍夫工作室学表演。
白天表演,晚上搞研发。
穿着瑜伽服去给科技圈大佬演讲,踩着高跟鞋去戛纳晚会弹琴。
穿着蓝色吊带短裙,在年度女性之夜上,伴着音乐热舞。
自信强大的内心,安用实际行动在证明,别想用条条框框来定义我。
安既可以穿着公主裙搞研发,也可以画着烟熏浓妆搞发明。
穿上短裙做时尚超模。
卸下妆容去南极探险。
“世人总希望女性按照他们的期望而活,你优秀,他们否定你,你努力,他们孤立你。而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前,绝不止步。如果我能走在前头,女孩们就不会害怕。”
这是19岁的安说的话。
她说到做到。她说到做到,她创建了自己的科技公司,手握多项专利,身价百万。
她还当演员、模特,成为美妆代言人。
她喜欢文学,抽空去“加拿大最难进的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考研。
“我们的世界千疮百孔,但幸好有艺术、文学和科技,缝缝补补。”
这是安的原话,毕竟谁叫她是满级人类呢。她的目标可是从小就是星辰大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