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键词释义第三部分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2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2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23、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24、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2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27、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28、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29、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0、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出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同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